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,近期,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团成员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,开启一场沉浸式的红色教育之旅。
“黄洋界上炮声隆,报道敌军宵遁”。实践团成员站在这片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,遥想当年红军以少胜多的伟大胜利,感受着“黄洋界上炮声隆”的豪迈与坚毅,领悟到“依靠群众求胜利”的井冈山精神内涵。实践团成员代文强十分感慨,他说没有井冈山斗争的伟大探索,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,就没有农村包围城市、武装夺取政权之路的峰回路转。
“天地英雄气,千秋尚凛然”。踏入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,苍松翠柏环绕,气氛庄严肃穆,在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有48000余人,在840多天的时间里,平均每天有56位烈士倒下。实践团全体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,向英烈敬献花篮,鞠躬默哀。凝视碑上姓名,仿佛看见革命先辈为理想浴血奋战的身影,在这片红色热土,先辈们坚定执着,舍身取义,青年学院在此追思,是传承信念火种,让“坚定执着追理想”的精神,跨越时空,融入血脉,化作砥砺前行、坚守初心的动力。
“用文物回温记忆,向英雄叩问初心。”实践团成员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,追寻井冈山革命历史的足迹,弘扬革命精神。 “红军洞”复原展示了红军战士的艰苦生活,“挑粮上山”生动呈现了朱毛红军挑粮小道的感人故事,“八角楼的灯光”重点展示了毛泽东在此撰写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》等重要著作的历史场景。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、详实的文献资料和生动的场景复原,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井冈山精神内核。
井冈山是“中国革命的摇篮”,是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”,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宝库,井冈山精神穿越时空仍然熠熠生辉,时刻勉励鼓舞青年学子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、实事求是闯新路、艰苦奋斗攻难关、依靠群众求胜利。